「也許在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二氧化碳有任何減少的跡象,但是如果在你們年輕人的一生都看不到的話,人類就危險了。」
如不能在2025年到2030年間完全消除煤炭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氣候變遷就有失控的危險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研究中心的氣候學家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7月4日在東京國立聯合大學舉辦的氣候變遷討論會上再次呼籲,人類必須在2025到2030年完全消除來自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否則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將失去控制。
作為最早關注全球變暖的科學家之一,早在1986年,漢森教授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就首先提出了人類面臨全球變暖的危險。而在20多年後,全球變暖所帶來的挑戰,早已經深入人心。
“但是,現在公眾和各國政府還沒認識到其嚴重程度。”他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警告說。
漢森回憶說,他在當時之所以意識到全球變暖的危險,並不是來自於單純模式的計算;因為模式計算由於考慮的參數不同,往往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他是在研究了地球歷史上對於二氧化碳濃度的反應,以及最近幾百年來地球經歷的變化之後,才得出結論的。
目前,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達到385ppm(parts per million)。理論上,使地球氣候保持穩定的濃度水準是350ppm,但根據最新的研究,這個安全水準很可能只有325ppm。
從1978年到2008年,由於全球變暖的持續,北極冰蓋已經從800萬平方公里減少到400萬平方公里左右。根據美國宇航局最近的衛星觀測,北極點附近的冰蓋今年夏天將完全消失。
“冰蓋一旦消失,需要上萬年的時間來恢復。”漢森告訴《財經》記者。
他說,由於氣候系統的慣性,人類歷史上排放的二氧化碳還在持續發生作用,如果排放繼續增加,氣候變遷將不可遏制。根據計算,要讓海上的浮冰保持穩定,二氧化碳水準應不超過300ppm。
目前,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仍占全球排放總量的40%;而從人類歷史上排放的總量看,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占到了一半。儘管從上世紀70年代後,各國對於煤炭的使用都處於下降趨勢;但是由於近年原油的緊張,各國對於煤炭的使用又有所回升。
以日本為例,煤炭占其能源總量在2000年降至25%左右,而近年增加到40%左右。而中國的煤炭用量,則一直保持在一次能源供應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漢森看來,由於石油的使用是分散的,人類很難從每輛交通工具的排放中捕捉二氧化碳,而煤炭的使用則相對集中,消除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上是可能的。
“如果人類還想要保持從祖先那裏繼承下來的氣候形態,就必須進快設法消除來自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他補充說。
漢森建議,首先就應該禁止新建一切無法進行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的燃煤電廠。因為如果不能設定具體行動目標的話,設定任何減排的目標都是不現實的。
據悉,他已經給即將在日本北海道舉行的G8峰會寫了一封公開信,希望發達國家的政策制定者能夠考慮這一建議。
不過,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他對此卻並不樂觀。“在各個國家,化石能源巨頭擁有巨大的話語權,而大自然的話語權是很小的。”
“也許在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二氧化碳有任何減少的跡象,但是如果在你們年輕人的一生都看不到的話,人類就危險了。”漢森警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