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哥本哈根大會減排目標太低,且未考慮北方冷凍甲烷釋放的風險

這樣的減排計畫甚至沒有考慮到正在逐漸消融的北極永久凍土帶所釋放的甲烷帶來的「潛在、巨大、嚴重」的威脅。

一位聯合國的首席科學家表示,對於將向著危險的全球變暖進程邁進的世界來說,有192個國家出席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所提出的溫室氣體減排承諾“顯然不夠”。而且,這樣的減排計畫甚至沒有考慮到正在逐漸消融的北極永久凍土帶所釋放的甲烷帶來的“潛在、巨大、嚴重”的威脅。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已經過半,富裕國家紛紛提出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切實減排目標,從美國的3%-4%到歐盟的20%不一,這些都是以1990年為基準的對2020年的減排承諾。這些承諾集中起來,相當於全球減排8%到12%。但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建議,全球應平均減排25%到40%,才能確保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升高不超過2攝氏度,以避免出現最糟糕的全球變暖後果。

“我想這顯然不夠。”IPCC的湯瑪斯·斯托克(Thomas Stocker)談到大會討論的這些數字時說,“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保證2攝氏度的目標能夠實現。”這位瑞士物理學家負責IPCC的第一工作組,主要評估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所產生的排放對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及溫度造成的影響。

據美聯社報導,斯托克說,IPCC建議的目標“在現階段來說也許太高了”,政治因素也令目前的年度大會不太可能就此達成一致。但他認為,氣候會談應該瞄準長期目標,應該是未來的數十年而不是氣候大會上預想的這個較短的承諾期。

即使將氣溫升高幅度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也無法阻止嚴重的損失,IPCC主席帕卓里(Rajendra Pachauri)說。“僅僅只是熱膨脹就能讓海平面升高0.4米到1.4米。”他說。

斯托克承認,IPCC的預測並不包括被捕獲的甲烷可能帶來的潛在“引爆點”。隨著極北地區永久凍土帶的消融,這種強效溫室氣體將被釋放到大氣中。

植物和動物被埋葬在凍結的北極土壤中長達千年,當凍土融解時,它們就會腐爛,被微生物分解,從而產生二氧化碳,而如果是在水中的話,就會生成甲烷,其暖化效應強于二氧化碳強很多倍。另外,海洋升溫使甲烷水合物分解,這一過程也會釋放甲烷。甲烷水合物主要埋藏于地下或者海底,因甲烷分子被水分子“關住”而形成一種類似於冰的結晶。

“它(隱藏的甲烷)可能極其重要。”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的理查·貝茨(Richard Betts)說,“其儲量多少還沒有被充分瞭解,而且也還沒有被完全納入我們的模型中。”

在西伯利亞的俄羅斯科學家已經拉響了關注甲烷潛在威脅的警報。他們警告說,在地球升溫最劇烈的北方可能已經出現了排放增加的現象,不僅使全球氣溫升高了幾攝氏度,也給氣候造成了不可預測的後果。但也有科學家說,甲烷的大規模逸散也許需要幾個世紀之久。

“我們並不真的足夠瞭解甲烷的效應。”哈德利中心的氣候學家維琪·波普(Vicki Pope)說。

去年,6家美國國家實驗室發動了一項針對甲烷快速釋放的聯合調查。IPCC主席帕卓里也曾于去年7月要求他的科學網路將研究重點放在永久凍土帶消融帶來的“突然且不可逆轉的氣候變遷”上。IPCC的下一個階段性評估報告將於2013年發佈。

我們正“走向一個黑暗中的懸崖”,貝茨談到關於氣候的一些未知因素時說,“它就在那裏,你不知道的地方,所以停下來是明智的。”

原文:紐約時報 Scientists: Climate Talks Aim Too Low for Target 譯文:人民網


新闻 | 北冰洋甲烷沉积物开始释放气体
新闻 | 肉类消费和天然气促使甲烷水平创历史新高
新闻 | NASA在北极地区发现了200万个甲烷排放热点
新闻 | 研究:全球甲烷浓度加速增加 畜牧种稻疑为祸首
新闻 | 全球变暖将加剧甲烷释放
观点 | 降低“短寿命气候污染物”排放可在短期内减缓全球变暖
新闻 | 北冰洋惊现上百个甲烷气团 最大直径竟达1000米
新闻 | 永冻土层解冻提速全球变暖
新聞 | 2022年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新聞 | 全球溫室氣體水準2021年達歷史新高
新聞 | 世界氣象組織:去年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新聞 | 新研究:畜牧業排放了87%的溫室氣體
新聞 | 北冰洋甲烷沉積物開始釋放氣體
新聞 | 肉類消費和天然氣促使甲烷水準創歷史新高
新聞 | NASA在北極地區發現了200萬個甲烷排放熱點
新聞 | 研究:全球甲烷濃度加速增加 畜牧種稻疑為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