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並不意味著氣候將穩定地、平均地變暖。實際上,由於地球的一些地區變暖的速度比其它地區更快,因此包括冬季暴雪在內的極端氣候事件將變得更為頻繁。
如今,人們已經對冬季出現特大暴雪習以為常,就好像新年前夜喝香檳酒那樣不足為奇了。與此同時,氣候變遷懷疑論者也因為今冬的大雪而越發活躍起來。然而雖然人們很難將大雪與全球變暖聯繫起來,但這並不能抹殺氣候變遷的事實。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近日發佈報告顯示,2010年已經幾乎可以確認為歷史上最熱的年份之一,而2001到2010的這十年,全球平均氣溫已經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冬季出現的特大暴雪很可能是氣候變遷的表現之一。
一種理論認為,北極變暖將最終導致北部中緯度地區的冬天越來越冷,例如英國目前正在經歷歷史上最冷的一個十二月。資料顯示,北極仍在不斷變暖之中,該地區2010年的氣溫比正常值高出5.4至7.2華氏度(3-4攝氏度)。氣溫的升高導致北極的冰蓋面積不斷縮小。2010年9月,北極海冰的最小面積比歷史平均值減小了超過200萬平方公里,成為歷史上面積第三小的月份。在曼哈頓幾乎被大雪埋沒的同時,北極仍在不斷的融化。
北極海冰的融化加速了北部地方大氣層的變暖。根據反射定律,白色的冰層會將陽光反射回太空,冷卻空氣,而當冰層被深色的海水取代,太陽發射出的大部分能量將被海洋吸收。隨著北極空氣的變暖,大氣中高氣壓的氣團將上升,從而改變風的運動模式。這種變化結果是,對流層頂的高速氣流被弱化,冷空氣將能夠擺脫束縛,向歐洲和美國東部地區流動。
美國國家大氣與海洋管理局(NOAA)發佈的《北極報告》(Arctic Report Card)的作者表示:“(以上研究表明)北極大氣層底部氣溫的升高,將對北極和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大氣迴圈產生影響,2009-2010年的冬季就是最新的例證。這種關聯被稱為‘暖北極-冷大陸模式’”,這不太符合人們的直覺。簡單來說,這就好像在家中將冰箱門打開,冰箱中的溫度在升高,但冷空氣會逸散到屋內其他地方去。
以大氣和環境研究機構AER的季節性預測主任科恩(Judah Cohen)為代表的一種理論認為,西伯利亞地區的季節性風暴的增加,可能會帶來更多極端冬季氣候事件。西伯利亞地區的大雪會將其附近山區上方營造一個冷空氣聚集區,經過這裏的急速氣流將因此而改變路線。急速氣流大多是從北向南運動代替了自西向東,從而將冷空氣從北極帶向歐洲和美國東部。
科恩的理論在過去幾年中成功地預測了冬季的天氣變化,並且比傳統的預測方法更為準確。不過人們也應當認識到,天氣情況並不能完全描繪氣候的變化。地球的天氣模型異常複雜,人類對個別天氣事件的瞭解還遠遠不夠,相應的預測模型也不盡完美。
因此,全球變暖並不意味著氣候將穩定地、平均地變暖。實際上,由於地球的一些地區變暖的速度比其他地區更快,因此包括冬季暴雪在內的極端氣候事件將變得更為頻繁。
氣候的這種不確定性將導致地球對溫暖氣候的適應過程更加艱難。歐洲和美國的冬季暴雪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隨著地球進一步變暖,即使來自北極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也無法抵消溫室效應。那時,冬季的大雪將成為過去時,降雪可能會減少,總體來說,地球將越來越不適宜人類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