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面面積近幾年來之所以大幅縮小,原因是在之前的幾十年間,冰面不斷變薄。
美國華盛頓大學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北冰洋海域2010年夏季最少冰量創32年以來最低記錄。
冰面面積和冰面厚度是判定北極冰量的兩個主要標準。一般而言,冰面面積可借助衛星觀測,實地測量冰面厚度則相對困難。
一些專家先前預測,北極冰面面積近幾年來之所以大幅縮小,原因是在之前的幾十年間,冰面不斷變薄。
研究人員借助實際觀測風、空氣和海洋溫度,建立模型,以預測北冰洋海域冰面厚度,從而撰寫報告《北冰洋模型下冰量的不確定性》。
研究人員把模型預測結果與潛艇測量和衛星觀測取得的厚度資料比對,稱預測資料大致與實地測量資料吻合,但不排除產生“建模誤差”的可能。
路透社9月5日援引報告主要作者阿克塞爾·施魏格爾的話報導:“真正令人擔憂的是過去32年間的下滑趨勢。”
另外,北冰洋冰面面積上周縮至460萬平方公里以下。而在20世紀70年代,同期冰面面積為大約700萬平方公里。
一般而言,北冰洋冰量每年夏季開始後減少,9月中旬達到最小值。大部分專家認為,北冰洋海域將在本世紀某個年份的夏末出現“無冰”狀況,但就具體年份存在爭議。
按路透社的說法,海洋冰融化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不過,北極地區變暖可能加速格陵蘭島冰原融化。這些冰原由截留在陸地的淡水冰組成,一旦完全融化,水量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