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鯨魚頻頻被海洋垃圾奪命

近年來,世界各地接連發生鯨魚擱淺事件,科學家解剖後發現,它們的腸胃裡竟然全部都是垃圾,少的有數百公斤,多的重達1噸。

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海洋垃圾對鯨魚、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來說,正成為日趨嚴重的威脅。近年來,世界各地接連發生鯨魚擱淺事件,科學家解剖後發現,它們的腸胃裏竟然全部都是垃圾,少的有數百公斤,多的重達1噸。

垃圾成為海洋動物殺手

對於海鳥、海龜等小型動物來說,塑膠袋、漁網等海洋垃圾已是公認的“殺手”。而相關統計顯示,全球每天約有800萬件垃圾被傾倒入海,每平方公里海平面上漂浮的塑膠垃圾達13000件以上。

最近,一份在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會議上公開的報告稱,全球每年有數以百萬噸的塑膠垃圾被傾倒入海洋,給鯨魚、海豚等海洋生物帶來致命威脅。報告引述文獻指出,在過去的20年裏,至少有數百起鯨魚、海豚因吞入海洋垃圾而致病甚至死亡的案例,涉及的鯨、豚種類多達80多種。

研究顯示,海洋中因洋流和風向而形成的垃圾彙集區域,恰恰是鯨魚尋找食物的地方。不同種類的鯨受海洋垃圾危害的程度不一樣,以抽吸方式來抓捕獵物的抹香鯨和突吻鯨特別容易“中招”。而科學家對於像藍鯨這樣用鯨須濾食浮游生物的鯨類所知甚少,科學家猜測,對它們來說,潛在的威脅可能是塑膠垃圾分解後產生的毒素。

海洋垃圾危害未得到重視

塑膠垃圾危害鯨魚、海豚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會對整個族群產生影響,目前還是個未知數。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克裏斯·帕森斯說:“世界上有許多地方對於鯨豚擱淺都不做記錄或者研究。即使有記錄,也很少會檢查它們腸道中的塑膠垃圾。”而且大部分死於腸道損傷的鯨豚都屍沉大海,這也使得專家難以掌握情況的嚴重程度。

報告作者、國際捕鯨委員會的科學委員會成員馬克·西蒙茲指出,由於對海洋垃圾的認識不夠,目前它對鯨豚的威脅被排在漁網意外捕撈、氣候變遷的後面。隨著海洋垃圾繼續有增無減,國際社會應儘快就海洋塑膠垃圾對鯨豚的危害作進一步研究。

除了缺乏研究,國際組織對於垃圾威脅海洋生態而採取的應對行動也相當遲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2003年成立了“海洋垃圾全球倡議”組織,但直到2009年,該組織才開始對海洋垃圾問題的嚴重程度展開分析。今年3月,在第5屆國際海洋廢棄物大會中,38個與會國家通過了“檀香山協議”,列出12項海洋保護措施,但由於協議屬自願性質,它的約束力也受到質疑。

海洋垃圾成鯨魚新“殺手”

2009年,7頭雄性抹香鯨在義大利南部的亞得里亞海岸擱淺,它們胃裏塞滿了魚鉤、繩索及其他塑膠製品。

2008年,兩頭15米長的抹香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擱淺。人們在它們的腸道中發現了漁網和其他塑膠垃圾。其中一頭抹香鯨體內的垃圾達205公斤之多,大量垃圾令其胃部撕裂。另一頭處於半饑餓狀態的抹香鯨則被塑膠垃圾阻塞了消化道。

2002年,一頭已死亡的小須鯨被沖刷到法國諾曼第海岸,在它的胃裏發現了近1噸重的塑膠垃圾,其中甚至包括來自兩家英國超市的大量塑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