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2007年大氣中甲烷含量激增

北半球甲烷排放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2007年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溫暖的氣候,因為這種天氣狀況可能導致沼澤地細菌的排放量增加。然而,南半球排放量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

目前,大氣中甲烷含量是工業化前的兩倍多,大約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總量的五分之一。到目前為止,大氣層中甲烷含量保持穩定的狀況說明地表排放量與大氣中的銷毀量基本持平。

然而,據《地球物理學評論》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稱,自2007年起,這種平衡已經被打破。論文的第一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大氣化學專業東京電力公司教授及博士後研究員馬修?裏格比和羅奈爾得?普林。他們說這種不平衡現象導致大氣中的甲烷增加了數百萬噸。甲烷產自濕地、稻田、牛糞、天然氣及煤炭業,並與大氣中的羥自由基(OH)發生化學反應從而被破壞掉,這種自由基通常被稱為大氣層的“清潔劑” 。

一個奇特的現象是,這次幾乎世界各地所有的測量點都同時檢測到甲烷含量的增長。然而,大部分甲烷排放都是在北半球,而南北半球的氣體要混合在一起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因此,對測量結果的理論分析表明:如果僅僅是甲烷排放量增加,那一定是南北半球同時排放了相近量的甲烷。

北半球甲烷排放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2007年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溫暖的氣候,因為這種天氣狀況可能導致沼澤地細菌的排放量增加。然而,南半球排放量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

另一種解釋是,甲烷含量增加的原因在於,至少部分在於,破壞甲烷分子的羥自由基(OH)濃度減小。理論研究表明,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全球甲烷排放總增長量會更少,這樣一來,北半球增長量就出現了很大偏差。然而,由於當前在估計全球羥基水準方法上固有的不確定性,目前尚不能確定這種羥自由基濃度是否真的減小。普林說,“為防止甲烷增加,下一步將是使用高解析度的大氣環流模式和額外的測量對此進行研究。”但是,他說這樣做需要多花一年時間,而且,由於檢測到甲烷量增加導致全球變暖的嚴重後果,研究組想儘快得出初步結果。“關鍵是要確定甲烷排放量增加速度與它被破壞的速度之間的關係,”普林說到,“顯然,我們面臨著兩個問題,但我們想知道它們分別與總增長間存在著怎樣的關聯。” 裏格比和普林稱,現在說這種增長代表著甲烷持續增長或是代表一個相對短暫的異常現象的到來還為時過早。鑒於此,一磅甲烷作為溫室氣體的效力是一磅二氧化碳的25倍,這種情況有待將來的認真監測。

除了裏格比和普林,進行這項研究的還有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佐治亞理工學院、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和斯克裏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甲烷的測量資料均來自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網路所支援的高級全球大氣氣體實驗。


新闻 | 北冰洋甲烷沉积物开始释放气体
新闻 | 肉类消费和天然气促使甲烷水平创历史新高
新闻 | NASA在北极地区发现了200万个甲烷排放热点
新闻 | 研究:全球甲烷浓度加速增加 畜牧种稻疑为祸首
新闻 | 全球变暖将加剧甲烷释放
观点 | 降低“短寿命气候污染物”排放可在短期内减缓全球变暖
新闻 | 北冰洋惊现上百个甲烷气团 最大直径竟达1000米
新闻 | 永冻土层解冻提速全球变暖
新聞 | 北冰洋甲烷沉積物開始釋放氣體
新聞 | 肉類消費和天然氣促使甲烷水準創歷史新高
新聞 | NASA在北極地區發現了200萬個甲烷排放熱點
新聞 | 研究:全球甲烷濃度加速增加 畜牧種稻疑為禍首
新聞 | 全球變暖將加劇甲烷釋放
觀點 | 降低“短壽命氣候污染物”排放可在短期內減緩全球變暖
新聞 | 北冰洋驚現上百個甲烷氣團 最大直徑竟達1000米
新聞 | 永凍土層解凍提速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