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2007年地球上溫室氣體的濃度再創新高,其中二氧化碳繼續保持工業化以來的上升趨勢。

2007年地球上溫室氣體的濃度再創新高,其中二氧化碳繼續保持工業化以來的上升趨勢。

11月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在日內瓦發佈了2007年度《溫室氣體公報》,顯示2007年地球上溫室氣體的濃度再次突破有歷史紀錄以來的最高點,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83ppm(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比2006年增加0.5%。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是四種最重要的溫室氣體,這四種氣體主要來自於人類工業化以來燃燒化石燃料和農業生產的排放。在2007年,不僅二氧化碳濃度達到新高,氧化亞氮的濃度也創出新高,比上一年增加0.25%,甲烷的濃度也比歷史紀錄最高的2003年增加了0.34%。

和持續增加的二氧化碳和氧化亞氮不同,甲烷的增加趨勢在過去10年中有所減緩。但是,2006年到2007年間甲烷濃度的增量則達到了1998年以來的最大值,這或許標誌著新一輪甲烷增加的開始。報告顯示,化石燃料開採、水稻種植、秸稈焚燒、垃圾填埋和畜牧業貢獻了大約60%的甲烷排放,而來自自然過程的濕地排放和白蟻排放占其餘的40%。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007年公佈的全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稱,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1至6.4攝氏度,最樂觀的估計也將升溫1.8至4攝氏度。屆時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14至44釐米,11億至32億人的飲水可能遇到問題,2億至6億人將面臨饑餓威脅,每年沿海地區2億至7億居民將遭受洪澇災害,紐約和上海等城市也可能被淹沒。

一位研究氣候變遷的中國科學家告訴《財經》記者,全球冰芯探測的研究結果顯示,過去80萬年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還沒有達到過380ppm的水準。而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意味著會產生更為明顯的溫室氣體效應。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的年度溫室氣體指數,2007年所有溫室氣體對地球的疊加增溫效應比2006年增加了1.06%,比1990年增加了24.2%。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同時指出,自從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簽訂後,全球對限制破壞臭氧層的含氯氟烴(CFC)的使用取得了持續的成功,CFC濃度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到2010年,其對溫室氣體減排的貢獻將是《京都議定書》中第一承諾期(2008-2012)目標的5倍。

從2004年開始,世界氣象組織開始發佈年度溫室氣體公報,其資料來自於其在全球超過65個國家的全球大氣觀測網。


新闻 | 世界气象气象组织:2011-2020年是最热十年
新闻 | 气象组织:2023年7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
新闻 |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过去八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八年
新闻 |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北极温度新记录
新闻 | 世界气象组织:去年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
新闻 | 联合国证实南极气温创新高 达摄氏18.3度
新闻 | 世界气象组织:未来5年升温暂时达到1.5°C的可能性增大
新闻 | 世界气象组织:强度为中等到强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
新聞 | 研究:2023年夏天是2000年以來最熱的
新聞 | 2023年為最熱的一年
新聞 | 世界氣象氣象組織:2011-2020年是最熱十年
新聞 | 2022年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新聞 | 氣象組織:2023年7月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
新聞 | 地球连续数天达到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新聞 |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過去八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八年
新聞 | 全球溫室氣體水準2021年達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