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地球網首頁 - 資訊 - 往期新聞     吃純素、環保,才能拯救地球!
關鍵字:  珊瑚,酸化,海洋,生物多樣性
日益酸化的海洋將使海洋生物處於萬劫不復的悲慘境地

時間: 2010-08-31  來源: 每日科學報

類似持續降低的海洋pH值可能導致了過去大規模物種的滅絕。

伊斯基亞島周圍彌漫的二氧化碳。(來源:英國普利茅斯大學)

在地中海進行的一次獨特的“自然實驗”揭示了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含量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結果表明,由於海洋酸度上升,海洋生物的未來暗淡,認為類似持續降低的海洋pH值可能導致了過去大規模物種的滅絕。

普利茅斯大學和巴西聖卡塔琳娜州大學的科學家對義大利那不勒斯火山二氧化碳排放口周圍叫作有孔蟲(Foraminifera)的單細胞有機體進行了研究。這項發表在《地質學會》雜誌9月號的研究發現,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導致有孔蟲種類從24個物種減少到只有4種。

“以前的研究已顯示物種種類減少了30%,但有孔蟲種類減少的則更多”,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之一,傑生·霍爾斯賓塞博士說:“在平均pH值7.8時就會出現一個臨界點。預測本世紀未可能會達到這個pH值。

二氧化碳含量上升致使海洋酸化,對像有孔蟲這樣有碳酸外殼的生物體所產生的影響尤為致命。

“有孔蟲在化石記錄中保存完好,這就是我們選擇有孔蟲作為研究物件的原因”,霍爾斯賓塞博士說:“我們預想到結果很有可能會顯示有孔蟲種類有所下降,但我們沒有料想到會有如此災難性的劇變。”

有孔蟲記錄著地質史中過去的事件,特別是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PETM)的影響,5500萬年前的某個階段,出現大規模的碳釋放,氣溫急劇升高,伴隨而來的是海洋生物滅絕。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出現了某個階段的海洋酸化。

“那是一個海洋生態發生巨變的時期”,霍爾斯賓塞博士說:“我們的自然實驗室讓我們有機會提前看一下未來的海洋。”

“這是用以研究海洋酸化的首批模擬二氧化碳噴口。利用這些噴口我們可以觀察到生態系統對海洋酸化的反應。我們可以親眼觀察到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對‘海洋社會’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在pH平均值為7.8時,鈣化生物體開始消失,代之而來的是非鈣化生物體。我們在本世紀就要面臨這種情況。我最大的擔憂是,除非我們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我們就有可能面臨大規模滅絕,沿岸水域退化和有毒水母及海藻大規模暴發的風險。”

合著者馬爾科姆·哈特教授9月6日星期五在波恩舉行的2010有孔蟲會議上提交了該研究報告。本週末,黛博拉·華爾-帕爾默將於8月29日至9月3日在聖地牙哥舉行國際古海洋學研究大會上提交目前正在普利茅斯進行的關於過去25萬年海洋酸化情況的研究報告。

自 每日科學 Acidifying Oceans Spell Bleak Marine Biological Future 'by End of Century', Mediterranean Research Finds

翻譯:Young Leon 校對:Jennifer Wang



相關文章
圖片 | 被塑膠垃圾纏死的海龜
綜合 | 揭秘地下鯊魚鰭走私團夥
科學 | 生物多樣性
新聞 | 大堡礁遭遇大規模白化事件
新聞 | NOAA:北極變暖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深遠影響
新聞 | WWF:過去45年海洋動物數量減少一半
新聞 | 海洋需耗費1000年才能從目前的氣候變化中恢復
新聞 | 每年大量塑膠垃圾流入海洋 中國居首
機構組織 |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世人吃素來對抗氣候變化
健康 | 牛奶、白細胞和膿
健康 | 關於肉食與疾病的研究論文(常年更新)
健康 | 新研究證實少量吃肉也有害健康
坎貝爾博士 | 導致癌症的動物蛋白
坎貝爾博士 | 柯林•坎貝爾博士講述:吃純素降低患病率
健康 | 乳製品業的10個謊言
健康 | 吃魚有什麼不好嗎?
健康 | 想苗條?少吃肉
健康 | 動物性食品中存在的五種主要毒素
健康 | 糖尿病的治療之道:植物性飲食
反式脂肪 | 什麼是反式脂肪?
健康 | 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實際上把牛奶列為“五大白色毒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