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亞洲出現3000多萬氣候難民

2010年亞洲超過3000萬氣候難民流離失所,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這一問題只會更加惡化。

據英國《衛報》報導,近日,氣候專家們警告稱,2010年亞洲超過3000萬氣候難民流離失所,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這一問題只會更加惡化。

氣候難民是指因為氣候災難而導致的生存受到威脅的人們。亞洲開發銀行在最近的一次研討會上表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人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他們因為海平面上升、洪水、乾旱和糧食歉收而流離失所。各國政府必須從現在開始做好準備隨時應對氣候災難。亞行預計大約要花費400億美元實施保護措施,比如建立海堤、重新種植紅樹林以抵禦風暴的來襲等。

近幾年來在亞洲和太平洋區域不斷發生環境變化,包括海岸線侵蝕,荒漠化日益嚴重和更頻繁的強烈風暴和洪水等,這可能會導致整個地區在未來幾年內引起大規模人口遷移,此區人口稠密,40億人口約占全世界六成,尤其容易受到衝擊。

亞洲開發銀行“氣候變化項目”負責人羅伯特·多比雅斯(Robert Dobias)表示,數百萬人為逃離氣候災難而另覓安身之處,這一問題可能會在未來幾年中變得更加嚴重。亞洲一些大城市未來既要面臨海平面上升導致的洪災氾濫或者更多颱風侵襲,還須接納從鄉村地區湧進的大批氣候難民。如果遷徙安置措施得當,有助人類適應未來氣候形態,給難民新的生存機會和更好的環境。但如果應對不當,將引發人道危機,付出昂貴的社會與經濟成本。

馬爾代夫環境部長默罕默德·阿斯拉姆(Mohamed Aslam)表示,該國將成為最危險的地區,整個群島的人口已經被迫遷往地勢低窪的島嶼。據悉,馬爾代夫是印度洋上由1190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平均海拔只有4英尺(約1.2米)。即便全球海平面只有輕微的上升,也會對馬爾代夫造成嚴重影響,而很多科學家指出,到本世紀末,馬爾代夫大部分國土都將被淹沒。這些氣候難民將如何安置,又有什麼樣的國家來接受他們,將是一個重大的難題。

馬爾代夫總統納希德提出,30萬馬爾代夫人將移居到更加安全的土地上,印度、斯里蘭卡和澳大利亞都是可以選擇的目標國,他計畫將現在的旅遊業的部分收入拿出來作為主權財富基金,用於將來購買新的國家領土,或者是部分領土。他說:“我們靠自身的綿薄之力是無法阻止氣候變暖的,只能到別處購買土地。”

亞洲開發銀行敦促各國政府必須從現在開始做好準備,因為更多的極端天氣已經開始出現,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不斷上升。亞銀因此呼籲各國政府與國際社會積極地面對這個急迫的問題。如果不準備好處理當前的危機,將導致未來產生嚴重的後果。該銀行將發表一份報告,詳細列明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提出一系列政策變化,以幫助他們處理問題。該報告將在明年春天發表。解決方案可能包括改善重要基礎設施,如能源供應,交通運輸系統及通信網路,應對更多的氣候災難。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是氣候災難出現最嚴重的地區。巴布亞新磯內亞的卡特利特群島,碧海環繞,風景如畫。然而,氣候變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使這裏的居民不得不被迫遠離家園;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孟加拉一半的耕地面積將會被吞噬;圖瓦盧和基裏巴斯,無一不面臨著即將被淹沒的危險。這對不得不遷往其他地方的人和遷入地來說,都是一種安全威脅。而由此導致的移民潮,有可能加劇社會的緊張氣氛和衝突。太平洋島國認為,氣候變化應該被聯合國高度重視,並呼籲採取更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曾發表報告指出,全球變暖會導致海水膨脹、海平面上升、南太平洋地區城鎮基礎設施破壞、農業減產、漁業衰退。 據聯合國網站報導,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災害和疾病頻發,使人們逃離自己的家園。它幾乎影響到人類活動的方方面面,從環境、健康、安全、遷徙到能源、施政和經濟發展。最近的一些預測指出,到2040年,全球每年由於極端天氣事件和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一萬億美元。國際移民組織的一項政策檔表明,預計到2050年,全球可能會有多達兩億的因氣候災難而遷徙的難民產生。氣候變化催生的難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解決食物和棲身地的問題,還有在新的環境下文化及身份的認同問題。解決隨之而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環境問題,不只是幾個國家的責任,更是全世界的責任。

所以,要防止慘況發生,最根本措施是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現在許多國家已經在為防止氣候變暖做出努力,從今往後,關注氣候難民的問題,全世界人民任重而道遠。


新聞 | 2030年氣候變化可能使全球1.32億人陷入極端貧困
新聞 | 首屆亞洲動物福利法例道德論壇舉行
新聞 | 全球暖化衍生極端氣候 科學家憂發生人類大遷徙
新聞 | 第五屆亞洲素食大會昨閉幕
新聞 | 各國須考慮氣候難民安置計畫
拯救月熊 | 熊的解放:人的救贖之路
圖片 | 環境變遷──戈壁沙漠的擴張
圖片 | 環境變遷──尼日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