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能大量吃肉嗎?
美國是世界上人均肉食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早在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肉食的生產總量就已經超過了美國和歐盟,躍居世界第一,人均肉食消費水準約為美國的1/4。自1990年起,中國肉食生產量和人均消費量以平均每年7%至8%的高速度增長,增長速度遙遙領先,居世界之首,為世界平均值的3倍。目前,我國肉食人均消費水準,早已經將印度遠遠甩在了後面,超過世界平均值,並達到發展中國家平均水準的2倍。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中國肉食的消費水準將在5年內趕上發達國家,達到人均80公斤左右。如果這一發展勢頭仍然不減的話,那麼,到2015年將超過美國,達到135公斤。我們知道,大部分發達國家高水準的肉食消費都是建立在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基礎之上的,例如美國和歐盟的一些國家,但是對於人口眾多,而資源相對缺乏的中國來講,能象發達國家那樣大量消費肉食嗎?
下面先讓我們通過一組反應人均擁有資源水準的基本指標來看看我國的情況:
讀者可以注意到:中國人均擁有的土地總面積還不如發達國家人均擁有的草地和森林面積。
以上的數字說明,目前我們以相對較少的資源,生產了更多的糧食和肉食。這也許能使我們引以為"自豪",但是許多農業專家認為,這是以高能耗以及生態環境惡化為代價的。我們應該看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永無止境,自然資源的總量終究是有限的。假設大家都以同樣的速度消耗資源,那麼最先走到極限的顯然是那些資源負荷最大的國家。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是不可持續性的。為了要維持較高的糧食生產總量,農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資源消耗越來越大,而糧食價格卻上不去,其結果是造成農民負擔無法減輕。 以下列舉了一組有關農業生產和資源的基本指標,從中可以看出,我國"高產出,高消耗"的農業發展策略將很難長期維持。為此,世界銀行曾告誡中國的有關部門要將農業的發展目標從以前的"產出最大化"調整轉為"實現在生態和經濟上的可持續性發展"。
自1993年以來,我國飼料用糧的比率一直以較快的速度增長(見上圖),從20%上升到2001年的27%(與此同時,世界飼料用糧的比率卻呈現微弱下降的趨勢,見前一節圖)。在這8年的時間裡,我國增加的糧食消費中有3/4是用於餵養牲畜和魚,毫無疑問,如果不對肉食消費的發展趨勢加以糾正的話,今後我國糧食的增產將主要是用於飼料,而不是為了供養人。
數字也許過於枯燥乏味,我們可能不太容易看出它與我們實際生活的關係。但實際上,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更多的糧食和肉食,我們已經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為了增加耕地,我們曾破壞了大片的森林和草地,曾不得不對農民的宅用基地斤斤計較;為了維持畜牧業,大片美麗的草原已經退化並逐漸沙漠化,沙暴式的氣候在我國北方司空見慣,並已經開始影響我國南方的氣候。據統計,全國每年因沙害掩埋的村舍就達2.4萬個。1993年5月,發生在西北地方的一場強沙塵暴,造成12萬頭(只)牲畜死亡或丟失,505萬畝農作物受災,38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1998年4月,西北12個地、州遭受沙塵暴襲擊,造成46.1萬畝農作物受災,11.09萬頭(只)牲畜死亡,156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億元。由於水資源的過度消耗,使全國有2400多萬人飲水困難,孕育了中華民族的黃河已經接近成為季節性河流。由於水土流失,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河流斷流,湖泊乾涸,植被萎縮等多方面生態環境的惡化,使我們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變得十分惡劣。在廣大農村,青山碧水,山莊農院早已面目全非,而對於許多城市的人來講,連藍天白雲都成為十分奢侈的享受了。據專家測算,著名風景區新疆天山天池的水域面積正在以每年200平方米的速度減少,沙灘每年向天池推進2米,80年後天池將不復存在。 另外,對糧食供給的擔心也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雖然已經稍有所放鬆,但其嚴格程度仍然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獨生子女"的政策雖然使我國在降低人口增長方面獲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其結果勢必會造成我國有幾代人無法體驗兄弟姐妹、叔伯姑嬸、姨舅、侄甥等親情。這些親情都是我們中國人歷來最為珍視的東西。要知道,中文對不同親戚的稱呼都有精確的分別,而其它語言則不同,例如英文中叔叔、伯伯和舅舅都用一個詞"uncle"來稱呼。與我們付出的那些物質方面的代價相比,這種精神方面的損失是無法估價的,也是我們所付出的最沉重的代價。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長安德森(Per Pinstrup Andersen)曾針對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這樣說道:"這個世界未能在降低人口增長速度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並非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我們並沒有真正想這樣做"。在任何情況下,用這種"控制人口"的方式來解決糧食問題都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不得已才為之。 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可能都知道馬爾薩斯這個名字,他就是在200年前發明"人口控制"理論的人,其理論認為人口的增長速度總是要快於糧食生產的增長速度,如果不控制人口的增長,那麼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然而,著名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指出:"自從馬爾薩斯在1798年最初發表了他著名的'人口論'以來,當今世界的人口幾乎增加了6倍,而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糧食消費量都比馬爾薩斯時代要高出許多,與此同時,人們一般的生活水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馬爾薩斯的失誤不僅僅在於他的預言根本就沒有實際發生(這或許可以說也不算是一種失誤),而在於他沒有看到,這個世界所供養的動物,其數量的增長速度要比人口的增長快的多。自上一世紀80年代以來,全世界主要的牲畜和家禽,包括牛、豬、羊、雞、鴨、鵝和火雞等,其數量以平均每年2.8%的速度增長,而同一時期人口的增長速度只有1.6%。目前全世界牲畜和家禽的數量為人口的3.4倍。中國的數字則反差更大,自1980年以來,主要牲畜和家禽的增長速度高達5.6%,而同期人口的增長速度卻只有1.2%。也就是說,在這最近的20年時間裡,中國人所供養的動物數量增長了2倍,而人口只增長了30%。目前中國牲畜的數量為人口的4.2倍,高於世界平均值。對於動物,我們用近乎虐待性的人工繁殖方法強迫其生育,並浪費大量的糧食和其它資源來供養它們,而對於我們人類自己,卻又因為擔心糧食不足和資源有限而實行"計劃生育"。在我們這個社會裡,人和動物在生育方面同時失去了某種自由,人失去了"生育"的自由,而動物則失去了"不生育"的自由,或者說是失去了"自然生育"的自由。被剝奪的這兩種自由是相反的,但其出發點卻都有著某種共同之處,都是為了食物,前者主要是為了節約糧食,後者則是為了獲得肉食。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一篇題為《飲食、營養和慢性疾病的預防》的報告中指出:"巴西和中國等國動物產品消費水準的增長,儘管其數值仍低於北美和其它工業化國家,但仍然使環境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害"。報告用簡明的數字指出了肉食者所佔用的資源要遠遠大於素食者:"一公頃土地能餵養22個吃土豆的人或19個吃大米的人,但只能餵養1個吃牛肉的人或2個吃羊肉的人",其間相差10倍至20倍,同樣是由於動物產品消費水準的增長,"水資源的需求也因此而成為這個世紀的主要問題之一"。報告同時對在欠發達國家和更發達的一些國家廣泛存在的那種一味地追求滿足"飲食指南"而不惜使資源枯竭的做法深表憂慮。更可悲的是,動物產品消費水準的增長還使得我們的人民在健康方面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蔓延都不同程度地與肉食消費水準的增長有關。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高脂肪、高能量、以及富含動物食品的飲食迅速取代了傳統的以更多的植物為基礎的飲食,這種情況首先發生在工業化國家,並於近期內也同樣發生在發展中國家"。這種飲食習慣的改變使發展中國家慢性疾病的蔓延也開始趨向於和發達國家相同。 在前面我們已經說明,我們完全能從植物中獲得足夠的營養,肉食既損害我們的健康,又危害我們的環境,我們完全沒有理由去吃肉。特別是對於象中國這樣人口相對較多,資源相對貧乏的大國,是負擔不起大量肉食的。我們已經為此付出了很多代價,如果我們不放棄肉食,我們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人類謀生的方法進步之後,才知道吃植物,中國是文化很古老國家,所以才知道吃植物,至於野蠻人多是吃動物。"
以上數位主要根據FAO/FAOSTAT的資料計算,但中國的數位根據農業部的資料上調了5%。 ─ 作者注。
Amartya Sen,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其主要學術思想是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的理論根據。 ─ 作者注。
其實關於"人口的增長會降低人民的福利水準"這一理論並非是由馬爾薩斯最先認識到的,在此之前,法國數學家與啟蒙思想家孔多塞(Condorcet)早就提出了這一看法,但孔多塞不主張強制控制人口,並認為人們最終會自願這樣做,而馬爾薩斯則主張強制控制人口。事實證明孔多塞是正確的,經濟學家們通過對不同地區的統計分析表明,社會生育率的降低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即婦女識字率和婦女的勞動參與率,而與人均收入則沒有關係。 ─ 作者注。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的"人口控制論"鼻祖馬寅初在上一世紀50年代末發表的《新人口論》中也對馬爾薩斯的思想給予了嚴厲的批判。儘管這種批判顯然是為了迎合當時的政治氣候,但即便如此這也並沒有能使馬寅初擺脫後來遭受政治迫害的命運。實際上,馬寅初的思想要比後來中國實際執行的"計劃生育"政策要溫和得多,他主張"一對夫妻兩個孩子",而且堅決反對墮胎,認為那實質上是讓父母殺自己的孩子。 ─ 作者注。
指各國制定的具有宏觀指導意義的國民飲食與營養攝取水準指標。 ─ 作者注。
─ 孫中山《民生學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