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有学者认为,通过合理调控土地利用变化缓减气候变化,可能是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有效的途径。
“人类活动作为主导因素所导致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通过地球生物物理过程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利于科学界为制定全球变化策略提供全面系统的科学支撑。”
日前,在京召开的国家“973”计划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启动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纪远作上述表示。
该项目是“973”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于2010年正式启动的19个项目之一。项目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主持,参加单位有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遥感所、国家气候中心等。
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曾澜评价说:本项目难度非常大,这个项目实际动员了国内长期在此方面有研究优势和积累的团队。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归结为:温室气体、气溶胶——会影响到辐射、云过程等,以及土地利用活动。
工业革命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快速变化,增加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同时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之一。
从大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来看,比如,在最近100年之内,中国、美国、巴西、俄罗斯/苏联,都分别有过大规模毁林,或者大规模开垦、过牧与植被恢复的过程。
具体从城市化来看,欧洲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美国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在近30年都经过城市化集中期。
“中国当代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会导致什么生态与气候后果?”刘纪远表示,“国际对比可以提高我们的科学认识。”
LUCC及其生态、气候效应是一些全球变化国际科学计划的核心问题之一。
国际上有学者认为,通过合理调控土地利用变化缓减气候变化,可能是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有效的途径。
刘纪远表示,本项目研究将在土地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城市布局、气候外交谈判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摘自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