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气候持续转暖加速了黄河源冻土退化,多年冻土下界最大升高了80米。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气候持续转暖加速了黄河源冻土退化,多年冻土下界最大升高了80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金会军通过对黄河源区的冻土进行研究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气温以每年0.02℃的增温率持续上升,加之人类经济活动日益增强,导致冻土呈区域性加速退化。多年冻土下界普遍升高了50到80米,最大季节冻深平均减少了0.12米。
冻土退化总体趋势是由大片状分布逐渐变为岛状、斑状分布,多年冻土层变薄,冻土面积缩小,融区范围扩大。部分多年冻土岛完全消失变为季节冻土。从而导致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加速,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金会军介绍,黄河源区是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以及季节冻土并存的地区。近数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日趋频繁的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源区主河道断流、水土流失、草地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土地沙化及荒漠化日趋严重。
研究人员认为,引起这一区域环境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如气候变暖,冻土呈区域性退化及鼠虫害等;亦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经济活动对水资源、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等不合理利用,如过牧、滥采等。其中,冻土退化是促使黄河源区草地退化和生态环境变化进程加快的重要原因,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金会军说:“黄河源区冻土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温升高是基础性因素。”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加速退化使赋存于高寒草地和维系高寒草地生长发育的多年冻土上部的冻结层上水水位持续下降,从而引发和加剧了高寒草地的退化、沙漠化、盐渍化以及水环境变异。
“保护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已刻不容缓。”金会军说,如何防止多年冻土退化,维持黄河源区生态系统平衡,促使黄河源出水量和水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较高水平,需要引起重视,切实保护好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