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總量擴大,我國能源、淡水、土地、礦產等戰略性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長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的狀況仍未根本改變,帶來水質、大氣、土壤等污染嚴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我國發展中面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十個主要問題,包括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等。這些難題亟待破解。
資源環境約束強化:1/4居民沒有清潔飲用水
隨著經濟總量擴大,我國能源、淡水、土地、礦產等戰略性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長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的狀況仍未根本改變,帶來水質、大氣、土壤等污染嚴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國家發改委相關報告稱,我國能源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佔有量低,且分佈不均衡。我國石油、天然氣人均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1/15左右,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1/4。按照目前探明儲量和開採利用能力,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剩餘可采年限僅有15年和30年。延續當前發展趨勢,到2020年我國能源需求總量將達到50億噸標準煤,原油對外依存度將上升至65%。目前常規能源和重要資源進入高價時代已不可避免,我國能源需求總量快速增長的局面難以根本改變,決定了我國能源資源約束將日益增強。我國70%多的國土不適宜和較不適宜大規模工業化、城市化的開發利用,土地等稀缺資源的約束也將強化。
我國生態環境非常脆弱,森林覆蓋率只有18.21%,不到世界平均水準的2/3;全國沙化土地174萬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全國26%的地表水國家重點監控斷面劣于水環境V類標準,62%的斷面達不到III類標準,近岸海域環境品質不容樂觀,東海已呈重度污染,生物多樣性減少,一些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功能嚴重退化。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環境污染嚴重,人民面臨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1/4的居民沒有清潔飲用水,1/3的城市居民不得不呼吸污濁的空氣,經過環保處理的垃圾不到20%,大量人口暴露在嚴重污染的大氣、水體和土壤環境中”。近幾年我國重特大自然災害頻發,給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損失。生態環境不僅影響到發展,而且威脅到人民生存。
國家發改委負責人撰文表示,“過去講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國情,現在講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脆弱已成為我國在新的發展階段的基本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