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光:我國變暖幅度幾乎是全球的兩倍

上世紀中葉以來,我國氣候發生了顯著變化,地表平均氣溫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攝氏度,變暖幅度幾乎是全球的兩倍,高溫、乾旱、暴雨、颱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增強。

今年3月23日是第55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旨在警示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形成的巨大挑戰,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維護氣候安全。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既是尋求和利用氣候資源以滿足發展需求的歷史,也是抵禦和抗爭氣候災害以延續生存願望的過程。當今世界,認識氣候、適應氣候、利用氣候、保護氣候,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已經成為廣泛的共識。

自1873年世界氣象組織創建以來,始終把推動氣象和水文服務,保護自然環境,抵禦氣候災害影響,促進可持續發展,作為其根本使命。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2014年發佈第五次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並指出,近百年全球氣候顯著變暖,高溫和強降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未來氣候災害風險更趨嚴重,並將深刻地影響全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國際社會積極採取措施,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由此,氣候問題已從單純的環境問題,逐漸演變為更高層面的發展問題,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環境、外交、科技、文化等諸多方面,並體現在人類安全和國家安全保障的許多環節。

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國家,氣候種類多且複雜多變,各地氣候差異大。上世紀中葉以來,我國氣候發生了顯著變化,地表平均氣溫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攝氏度,變暖幅度幾乎是全球的兩倍,高溫、乾旱、暴雨、颱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增強。本世紀以來,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的8倍。隨著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風險的不斷加劇,以及人類活動和經濟發展與氣候的關係日益緊密,在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階段,我國經濟安全、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重大工程安全等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將面臨重大威脅和嚴峻挑戰。


寵物 | 再爆疑似中國遊客在泰國虐殺流浪動物
綜合 | 揭秘地下鯊魚鰭走私團夥
綜合 | 血染西南印度洋
新聞 | 2023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綜合 | 中國拒絕關閉國內穿山甲市場是否意味著該物種的終結?
歷史 | 中國古代官方的禁屠令
好人好事 | 歷盡劫難 九死一生 近百隻中國狗狗獲救到達美國
視頻 | 中國的毛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