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氣候變遷代表性物種

環斑海豹、皇帝企鵝、小丑海葵魚、箭袋樹、鮭魚、北極狐、棱皮海龜、白鯨、考拉、鹿角珊瑚

2009年12月14日──像北極熊一樣,環斑海豹(如上圖,在加拿大努納武特(Nunavut)地區的積雪中休息的新生兒)夏季依賴北極的海冰得以生存。專家說,如果夏季極地冰層由於全球變暖而完全消失──專家說這可能會在2040年在北極地區發生──沒有人知道對於海豹和其他物種會發生什麼。

這就是海豹、以及北極狐、皇帝企鵝和白鯨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一份新報告中被列入十大“旗艦”物種的原因,以便強調全球氣候變暖對野生動物多樣性的的影響。

這份新的報告如今在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發表了,其中列出的許多種,已經出現在IUCN因為棲息地的破壞和過度捕殺等其他原因而造成的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中。

報告的作者說,這使得氣候變遷成為了額外的最大威脅。

攝影: 保羅·尼克倫(Paul Nicklen),國家地理提供

根據2009年12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漂浮在南極的碎冰塊已經影響到皇帝企鵝(如上圖,企鵝群在呼吸孔下潛水)的繁殖群聚地。

在溫暖的年份冰層提早破裂開來──就發生在不那麼幸福的剛孵出的小企鵝腳下──使得小企鵝落入海洋而淹死。專家說,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3.6華氏度(2攝氏度),世界幾乎40%的皇帝企鵝繁殖群聚地將不復存在。

攝影:瑪麗亞·斯滕澤爾(Maria Stenzel),國家地理提供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說,世界上的海洋可能很快會失去Nemo小丑魚,也叫小丑海葵魚,它們遭受喪失棲息地之苦,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珊瑚礁減少。

帶刺的海葵,使珊瑚礁茁壯成長,從而為小丑魚提供掩體以躲避捕食者。但人們認為,水溫升高,造成大範圍的珊瑚礁白化──珊瑚失去共生的藻類,最終將會死亡。越少的活珊瑚礁,意味著越少的海葵,也就使小丑魚的庇身之所越少。

更重要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使海洋酸性增加。已經證明,較高的酸度妨礙了漫遊小丑魚對化學信號的辨認,它用這個化學信號找到路,回到具有保護作用的海葵身邊。

攝影:Your Shot使用者,德比·漢師(Debi Hansh)

在南非,粉紅色的花朵環繞在尖平頂的科克爾布姆,或稱箭袋樹的周圍。這種沙漠植物,可以長到32英尺(10米)高,它因納馬誇蘭地區桑河的土著獵人們得名,他們砍下這種樹的樹枝用以製作盛放毒箭的箭袋。

根據2009年12月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在南非和納米比亞,平均溫度已經高至超出箭袋樹的適應範圍。在赤道附近,過去10年以來的乾旱,已經引起這種樹木大批死亡。專家警告說,這種樹的數量在種群生存範圍的邊緣時會生長興旺,但這些樹木遺傳多樣性卻較低。

攝影:喬納森·布雷爾(Jonathan Blair),國家地理提供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全球暖化導致早期的積雪融化,將增加冬季淡水河流的流速,導致快速流動的水流,在脆弱的鮭魚卵和鮭魚苗都存在的時候,劇烈地沖刷河床。這將導致夏季的水流減少,就可能導致成年鮭魚淡水棲息地的減少。

攝影:卡仁 ·卡斯茂斯基(Karen Kasmauski),國家地理提供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北部凍土地帶的積雪熔化,對北極狐來說好像是個壞消息,就象上圖所見的這個動物,一身雪白的皮毛格外亮眼。變暖的氣候,意味著紅狐狸在更遠的北部感覺就象在自己的家一樣,如今,這些天敵甚至侵佔了北極狐的傳統領地。

同時,狐狸的獵物──小型齧齒動物,如旅鼠──正在失去它們在永久凍結帶和通常是厚毯般的鬆軟積雪帶之間的冬季家園。該報告指出,較短、溫暖的冬天,意味著積雪較薄,潮濕,更容易坍塌,這就可能導致齧齒動物的下降。

攝影:諾伯特·羅辛(Norbert Rosing),國家地理提供

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說,像其他爬行動物物種一樣,棱皮海龜的性別是受溫度影響的──在卵的孵化期平均氣溫越高,往往會孵出更多雌性──這意味著全球變暖有可能引發棱皮龜群體的繁衍紊亂。

在變暖的世界,已極度瀕危的海龜也必須設法在遭受極端風暴嚴重侵蝕的海灘築巢,這些風暴已經使得海面溫度上升。

攝影:瑞克·席爾瓦(Rick Silva),美聯社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北極海冰的消融對白鯨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打擊,因為這使人類更容易進入曾屬於這一物種的原始領地。在北極水域航行的船隻越多,越可能增加船舶的破壞作用,以及噪音和化學污染的影響,這可能導致白鯨數量在下降。

攝影:Your Shot使用者,克裏·詹森(Kerry Johnson)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說,大氣中二氧化碳不斷上升,導致種植在澳大利亞的桉樹樹葉中,有營養的蛋白質含量減少,而使味覺變差的單寧酸卻增加。

這意味著,只吃桉樹的考拉,就必須吃得更多以防止饑餓。此外,在澳大利亞,森林火災的增加造成普遍的炎熱和乾旱,從而對此代表性有袋動物構成威脅。

攝影:安妮·凱澤(Anne Kaiser),國家地理提供

也許在新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名單中最脆弱的物種是鹿角珊瑚,這種珊瑚因變白而大大削弱,並且處於因海洋酸度增加而受到侵蝕的危險當中。

當海水變暖導致珊瑚失去共生藻時就發生變白的現象,留下變白的礁石,而珊瑚慢慢死去。同時,酸性的海洋蠶食石質的珊瑚骨骼。

儘管專家們指出,物種有可能適應變暖的世界,但是那取決於氣候變遷有多快。截至週一,哥本哈根氣候談判草案中,將允許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到2100年上升至650ppm(百萬分之一),從而地球氣溫將上升5.4華氏度(3攝氏度)。

據加州的非盈利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卡賽·賽格爾(Kassie Siegel)講,這樣一個快速的上升將“等於從根本上滅絕幾乎所有這些物種,還得加上成千上萬的其他物種。”

攝影:蒂姆·拉曼(Tim Laman),國家地理提供

圖片和文字(譯自)來源:國家地理

翻譯:Enlight Yu


UNDP | UNDP:全球80%的人口希望政府加強氣候行動
觀點 | 科學家:減少畜牧產品消費對實現氣候目標非常重要
綜合 | 中國拒絕關閉國內穿山甲市場是否意味著該物種的終結?
新聞 | 全球近1.4萬名科學家警告:忽視氣候變化將帶來“難以言表的痛苦”
金星 | 金星曾像地球一樣 是氣候變化導致其不可居住
新聞 | 聯合國: 氣候變化是自然災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觀點 | 西伯利亞的高溫熱浪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關
編者的話 | 關於氣候危機 你必須要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