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堆肥是厨余垃圾合适的归宿,但知易行难,真正能够尝试并坚持进行厨余堆肥的人和单位并不多。在台湾,就有这样一所将堆肥理想付诸实践的学校。
我们常说堆肥是厨余垃圾合适的归宿,但知易行难,真正能够尝试并坚持进行厨余堆肥的人和单位并不多。在台湾,就有这样一所将堆肥理想付诸实践的学校。
台北市的士林区(距离“旋转餐厅”的北投垃圾焚烧厂不远)兰雅中学,这所看上去并不特别的学校,却有着热忱的教育和生态理想。
兰雅中学曾正吉校长的教育理念是以“爱”治校,向学生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融入校园生活,只要用心,处处都是学习的好机会。
学校师生常常会向别人提到兰雅有三宝:厨余、厕所、中药草。这些都是具有特色的环境教育实践。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注重环保的理念,让孩子与大自然一起长大,结合周边社区资源,精心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态实践项目,由师生合力完成这些环保工作。
因此,2000年前后,兰雅中学在规划校内厨余堆肥系统时,也采用教育和生态的视角,让厨余堆肥的师生实践结合环境、生物、化学等课程学习,建起一个生态教学园区。
学校从小事做起,先尝试较为简易的“落叶堆肥”。师生定期将清扫的枯枝落叶放到堆肥箱中,通过静置发酵使其慢慢变为肥料。
没过多久,就碰到一些问题。由于发酵速度远远跟不上枯枝落叶的清扫量,校园内大量空地都被众多落叶发酵桶占据,造成了师生开展其他活动的不便。这让学校认识到,在地少人多的地方堆肥,就必须借助机器加快速度,并且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于是,学校与一些专业机构合作,购入破碎机和厨余处理机,不仅大大提升了落叶堆肥的效率,还奠定了启动校园厨余回收的基础。
校园厨余主要来源于学生的营养午餐,原本这些残羹冷炙由供应午餐的企业负责运走,现在则由各班级将剩菜剩饭倒进收集桶,集中到校园厨余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每天,都会有六位学生环保志愿者负责厨余的最终处理,他们按照设定的流程,一步步进行操作:破碎、搅拌、设置机器翻转、发酵、翻堆……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只需要几十个小时。这个过程让学生们亲眼看到什么是资源循环再生,通过实践增强了环保理念。
同时,制造出的肥料正好可以配合校园的植物栽培。结合生物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从厨余堆肥开始就学习有机物知识,栽培有机植物,进而做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学校更是在顶楼规划了“空中花园”与中草药种植园。将生态系统的奥妙与乐趣,都浓缩在这个花园中,以便学生探索与实践。
当然,刚开始推动这样的举动并非一帆风顺。2001年9月,“百合”台风席卷台湾岛,兰雅中学也未能幸免。台风造成的断水断电让发酵机器无法正常运转,堆肥发出大量臭味,因而让邻近社区的居民产生不满。这件事使得学校的厨余堆肥工作一度中断。
不过,这个挫折并未真正阻止厨余计划的实施,从另一角度来看,还是一个转机,曾校长认为,这是一种冲突与进步的过程。于是,校方与周边居民耐心沟通,取得社区的理解,共同探索解决之道。
在这之后,学校和社区合作,及时恢复了电力供应,并努力尽快消除堆肥产生的臭味。2003年,师生经过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和厨余堆肥等工作,使兰雅中学的垃圾量减少了八成多。除了大幅度的垃圾减量,学校还回馈社区,将制造出的部分有机肥料,赠送给小区居民,形成了和睦的“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