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極理事會(The Arctic Council)」最近發表的報告中,為遙遠的北極在受到全球暖化作用下,描繪出一幅恐怖畫面:全球性的洪水氾濫、北極熊和其它海洋哺乳動物絕種,漁業崩盤。
在“北極理事會(The Arctic Council)”最近發表的報告中,為遙遠的北極在受到全球暖化作用下,描繪出一幅恐怖畫面:全球性的洪水氾濫、北極熊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絕種,漁業崩盤。但北極理事會沒有畫出一顆還埋在北極凍原內、正在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
有大量的天然溫室氣體,以冰狀結構被困在嚴寒的北極泥濘及大海底部。這些冰狀晶格結構稱為氣水包合物(clathrate),其中的甲烷含量,比大氣中還多出3千倍,甲烷的威力超過另一種溫室氣體,即為二氧化碳的20倍。
現在我們來看最可怕的部份,氣溫只不過增高幾度而已,就可以導致這些氣體揮發,並且以“打嗝(脈衝式噴發)”活動進入大氣中,促使溫度進一步升高,排放更多尚未釋出的甲烷,暖化地球和深層海水,如此不斷迴圈。有400 Gton的甲烷被封存在北極凍土層,多到足以啟動這個連鎖反應-及發生“北極理事會”所預言的暖化現象,即足能造成氣水包合物溶化,並釋放這些溫室氣體進入大氣中。
這種連鎖反應一旦被觸發,將造成全球性的暖化失控現象,甚至連最悲觀的世界末日預言家都無法想像。
這是激進環保人士捏造出來異想天開的啟示錄嗎?很不幸地,強而有力的地質證據顯示,類似情形在以前至少發生過兩次。
最近一次的浩劫發生在大約五千五百萬年前,地質學家稱之為“古/始新世交替時期最大暖流(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簡稱PETM)”時期,當甲烷發生“脈衝式噴發”,造成急速暖化及生物大量滅種,氣候異常期間超過10萬年。
這些災難的始祖發生在2億5千1百萬年前,在二迭紀尾聲,當時發生一連串的甲烷“脈衝式噴發”活動,幾乎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全部絕跡。
根據當時遺留下來的化石紀錄,有超過百分之九十四以上的海洋生物種類突然消失,氧氣含量呈筆直劇降,生物瀕臨絕種,岌岌可危。接下來的五十萬年,有些物種在四面楚歌的環境裏奮鬥,爭取立足之地。即便是殘留的珊瑚礁和森林地,也得花上兩千萬到三千萬年來重振版圖,在某些區域的生態體系,甚至要花上億年的時間,才能回復先前的穩健及多樣化狀態。
地質學家Michael J Benton在最近的著作“當物種瀕臨滅亡:有史以來最大的滅絕危機(When Life Nearly Died: The Greatest Mass Extinction of All Time)”中,為這個劃時代的悲劇,提出科學證據佐證。在PETM時期,主要來源為火山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讓地球及海洋的溫度升高,足以造成大量甲烷由脆弱的氣水包合物中釋出,引發失控的溫室效應。
這場浩劫的起因何在?
在兩個案例中,都是只要氣溫增加約華氏10.8度,根據當今模型預測,大約是接近全球增溫平均值的上方範圍,以目前石化燃料的消耗情形,在2100年前即可達到。但這些預測模型有點像“尾巴搖狽”、三人成虎,因模型未考慮暖化的氣水化合物所產生的脈衝式噴發效應。更糟的是,如北極理事會所發現的,人為溫室氣體導致氣溫上升最厲害的地方,將是北極地區-一個富含不穩定氣水包合物的場所。
如果我們啟動失控甲烷的排放鈕,就無法回頭、無法重來、一發即不可收拾。
相較於火山爆發啟動這些連鎖反應,人類在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較有可能駕馭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情形。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顯示,燃燒石化燃料所釋放的二氧化碳,超過火山爆發所排放的150倍以上-相當於一萬七千個夏威夷基勞維亞(Kilauea)大小的火山,這就是北極理事會忽略的定時炸彈。
有沒有可能是人類燃燒石化燃料,導致甲烷的脈衝式噴發活動?沒有人知道。但答案僅介於“可能”與“好像”之間,而且未來若我們不採取行動,“好像”就會變得“越來越像”。
那麼,我們要忘掉海平面會上升、冰帽會融化、會發生更多劇烈的暴風雨、更多的洪水氾濫成災、動植物棲息地被毀滅和北極熊絕跡嗎?要忘掉全球暖化警訊可能使全球主要農地變成沙漠、熱帶性疾病大量爆發嗎?即便這些狀況我們已十分確信會發生?
不!讓我們搶先布希政權的政策一步,畢竟我們經不起一簽訂就註定失敗的能源政策,那會導致世界上的生命大量走上滅絕之途。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John Atcheson,地質學家,曾任職於數個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負責政策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