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肉成癮而非生來肉食者

科學作家 Marta Zaraska《食肉成癮》一書中戳穿了關於肉食的種種謊言。

以下是 Barbara 對《食肉成癮》(Meathooked)一書寫的感言。Barbara J. King 是威廉瑪麗學院的人類學教授。她經常寫關於人類進化,靈長類動物行為和動物認知和感情的文章。Barbara 最近的關於動物的書名字叫《動物如何悲傷》。你可以關注她的 Twitter:@bjkingape 以瞭解她最近的思想。

我聽到過一些斷言,說人類天生吃肉:那是我們基因的一部分,我們有食肉的牙齒,我們需要肉食來獲得營養之類的。我們總在平時的談話和媒體中聽到不同版本的此類斷言。

科學作家 Marta Zaraska 寫的《Meathooke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f Our 2.5-Million-Year Obsession with Meat》(食肉成癮:人類250萬年的食肉史與科學)給大眾帶來了不同的聲音,並戳穿了上述的謊言。

食草類動物從大猩猩到獐 ,他們比人類擁有更大更鋒利的犬齒;而我們的犬齒不是特別為處理及咀嚼肉類而生的。實際上,人類牙齒結構上所缺少的比我們所擁有的,更加有探討意義。如果輕輕扒開狗的下頜,你會看到在後面有裂齒,刀片一樣鋒利的裂齒更適合切開肉類。獅子、老虎、浣熊及家貓等所有食肉類動物,都有這樣的牙齒。但我們沒有。

Zaraska 說,所有我們需要的含高品質氨基酸的蛋白質都可以從植物中獲得,比如大豆,蕎麥,藜麥和土豆。

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美國責任醫藥醫生委員會)的尼爾·伯納德(Neal Barnard)甚至注意到,當人們從肉食轉為素食的時候,他們對維生素和其它營養成分的攝入也增加了。當然,維生素B12是個例外:它只在肉類、蛋類和乳制食品中被找到。蛋奶素食者因為還吃雞蛋和牛奶所以還有足夠的維生素B12的攝入。嚴格素食需要攝入維生素B12加強型的食物或者是吃維生素B12的補充劑。

肉類對我們的健康來說並不是必須的。

Zaraska 寫《食肉成癮》一書主要是為了找到人類迷戀肉食的原因。她說,這些原因包括生理方面的和文化方面的。生理方面的原因包括基因的傾向。文化方面的原因從家庭的習慣和社會風俗到 Carol J. Adams 書中分析到的肉食的性別政治(吃肉被認為是更有男子漢氣概的事情)。所有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人類對肉食的迷戀。

我認為戳穿肉食的謊言也是這本書的一個核心的貢獻。而且我希望在這一點上走得更遠。

Zaraska 對那些肉類替代品很感興趣,它們鮮嫩多汁,口味豐富。她推薦我們都吃蔬菜、豆類食品、水果和穀類而不是肉類。書中開頭的一系列的統計數字讓她整個的討論變得更加嚴峻。“根據美國農業部門(USDA)的統計數字,儘管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對癌症、糖尿病、心臟病的警告,在2011年我們人均比1951年多消耗27公斤的肉類,相當於平均一人一年多消耗122個半斤的牛排。在世界範圍內,對動物蛋白的食欲也在不斷增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計,到2020年,北美肉食的需求將增加8%(相比2011年來說),歐洲將增加7%,亞洲將暴增56%。在中國,肉類食品的消耗量從1980年起到現在已經翻了四倍。”

面對這樣的消息,素食者和所有為了健康、環境和動物福利而減少吃肉的人怎麼能對這個世界的未來充滿希望呢?

我給好食物協會(GFI)的董事 Bruce Friedrich 寫了一封電郵,詢問他對於未來肉類食品氾濫的想法。他這樣回答:“GFI 使用了市場和食品科技來讓世界的飲食習慣從肉食、乳製品和雞蛋轉向素食和‘乾淨’的肉類替代品。我們非常有信心,在25年內,一大半的肉類消費會轉變成素食或者‘乾淨’的肉類替代品,到了2050年,全都會轉換完成。”

“我們快讓素食製作的肉類替代品嘗起來就像真正的肉類一樣。而且我們也在文化中傳播‘乾淨’的肉類替代品來替代真正的肉類的思想。我們不需要任何的動物為我們提供肉類。所以,雖然對肉類的需求量在遞增(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但是隨著食品科技的發展,我們能夠用植物性的食物來複製肉類的口感,你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從真正的肉類轉向植物做的肉類替代品。這些替代品更加高效、健康。而且比起真正的肉類,它們對氣候的變換化造成的影響非常非常的小。” 我們已非常接近擁有與動物性肉類味道完全相同的植物性肉類,我們也在培養液中培養"乾淨"的肉類,不需要動物。

“我們預計在10年內,肉類替代品將會在價格上能夠與真正的肉類競爭。那個時候,你將會看到動物性的肉已經過時。”

交叉文化(包括理解食物和貧困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擔心我們所有人將來會一直處於一個肉食的社會也是一種荒誕的說法。

調查發現,當人們開始從食物中去掉某些東西的時候,他們趨向於繼續下去。“……開始會去掉紅肉,然後是雞肉,然後是魚,然後是牛奶和雞蛋。” Zaraska 寫道。完全的直線進展不會在每個人身上發生,處於各種各樣不同的原因(比如我自己仍然還吃魚),但是這個趨勢給了人另一個樂觀的原因。對那些開始消耗越來越少的肉類的人以誇獎是最好的辦法。

(華盛頓郵報甚至報導說,這周一些純素餐館開始避免使用以V開頭的詞彙。)

Zaraska 問道:“畢竟,感恩節沒有了火雞或者是夏日烤肉沒有了漢堡該是一種什麼感覺呢?”以此來描述人們對於肉食的渴望。

她指出了人們的感覺。我知道她意思並不是說火雞和漢堡是必須的。但我仍然把 Zaraska 的問題發郵件問了純素廚師兼 Ahisma Health and Harmony 的執行董事 Mary Lawrence。她說:“我們聚集在一起是為了分享我們對彼此的愛,在這個精神下,動物將會是餐桌旁的客人,而不是餐盤裡的肉。在這個視食肉為正常甚至是身份象徵的社會中,雖然這個觀點似乎是荒謬的,我們只需像 Shel Silverstein 在他的同名詩("視角")中所做的那樣轉換我們的視角,即可喚起我們對所有眾生內在的同理心:感恩節晚餐悲傷而忘恩負義/聖誕晚餐黯淡而鬱鬱/當你停下來/站在火雞的角度上看這一切的時候。”

“幸運的是,現在我們可以使用肉類替代品,比如 Tofurky 蔬食盛宴, Field Roast 的慶祝素烤和 Beyond Meat 素肉漢堡。”

翻译: 周思益 校对:Jennifer Wang


人物 | 德国的部长们呼吁少吃肉
坎贝尔博士 | 用肌肉打破吃肉的迷信
机构组织 | 环境研究所:我们需要减少肉食和食物浪费
观点 | 英国大律师称吃肉可能将是一种违法行为
健康 | 新研究证实少量吃肉也有害健康
图书 | 人食肉成瘾而非生来肉食者
综合 | 保罗·麦卡尼:少吃肉 = 少排放
健康 | 美国《健康》杂志公布少吃肉的十大好处
人物 | 德國的部長們呼籲少吃肉
坎貝爾博士 | 用肌肉打破吃肉的迷信
機構組織 | 環境研究所:我們需要減少肉食和食物浪費
觀點 | 英國大律師稱吃肉可能將是一種違法行為
健康 | 新研究證實少量吃肉也有害健康
綜合 | 保羅•麥卡尼:少吃肉 = 少排放
健康 | 美國《健康》雜誌公佈少吃肉的十大好處
新聞 | 調查稱吃肉成為臺灣人均碳排量亞洲第一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