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可能严重误导消费者

该标准对产品是否可以添加动物来源的成分过于模糊,有严重误导消费者之嫌。按照现行植物基产品的标准,植物基产品可能含有最多达10%的动物成分。

据报道,2021年6月25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对植物基肉制品的定义、技术要求、标签标识、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规范。

但我们查阅了该标准后发现,该标准对产品是否可以添加动物来源的成分过于模糊,有严重误导消费者之嫌。

该标准规定:“蛋白质、脂肪应来源于植物原料,不得添加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和脂肪。”但同时又规定:“可使用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微生物和微生物来源的配料。除水和食用盐外,其他非植物性配料的总添加量或投料量的质量分数不应超过产品总质量的10%。”

显然,该植物基产品标准并没有排除动物源的成分。

没有排除也就算了,添加些动物成分也没有什么。毕竟,你愿意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消费者买不买是另一回事。但是,该标准关于产品命名的规定却有严重误导消费者之嫌。

该标准规定:可以“‘采用植物XX’‘植物基XX’‘植物源XX’‘植物蛋白XX’‘植物制成的XX’等方式命名”;以及“可以使用‘植物源’‘非动物源’等词语辅助描述终产品的原料来源,也可以同时使用‘素’字辅助说明”。

也就是说该标准允许含有动物成分的产品以“素”字来命名。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因为按照中文语义和约定俗成,素食一般不能含有动物成分。特殊情况下,如果添加奶制品则可以叫奶素,如果添加蛋制品可以叫蛋素。

而且,该标准没有规定,含有动物成分的植物基产品不能以“全素”命名。

该标准为什么如此混淆素食的概念,我们不得而知。据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指南的数据,中国的素食者约有5千万。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是否是这种“混淆”的一个动机呢?

我们知道,在中文文化圈中,台湾早已经制定了素食命名的标准:严格规定了以全素、奶素、蛋素等命名的产品不得含有与约定俗成相违背的成分,以防止不良厂商误导消费者。我们希望大陆也尽快制定出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标准规范。

同时,我们也在此只能提醒广大消费者,按照现行植物基产品的标准,植物基产品可能含有最多达10%的动物成分。请谨慎食用!